人工灌裝效率低,訂單趕不上
上周跟湖南某藥企的李車間主任聊到,他一開口就倒苦水:“現在招工人太難了,灌裝環節要 3 個人盯著,有的遞瓶子、有的看劑量、有的擦瓶口,一天忙下來才灌 8000 瓶,上個月來了個大訂單,硬是因為產能不夠推掉了。"
這是很多藥企的通病,《2024 藥企生產人力調研》顯示,60% 的中小藥企仍在依賴半人工灌裝,不僅每人每小時只能灌 300-500 瓶,還容易因人工操作失誤出問題 —— 江西某藥企就因為工人遞瓶時手滑,摔碎了一批價值 8 萬的無菌藥液,心疼得老板直皺眉。對藥企來說,想提升產能、減少損耗,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是繞不開的選擇。

上海圣剛:1 人管 1 線,產能翻 2 倍
上海圣剛的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,能實現從理瓶到灌裝的全流程自動化,不用人工插手。理瓶機每小時能自動整理 1.5 萬支西林瓶,通過輸送帶精準送進灌裝工位;灌裝頭用伺服電機控制,液體、粉劑都能灌,每小時產能最高能到 2 萬瓶,是人工灌裝的 4 倍多。
廣東某口服制劑廠之前用半人工設備,3 個人每天灌 1.2 萬瓶,換了上海圣剛的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后,1 個人看著生產線就行,每天能灌 2.5 萬瓶,產能直接翻了一倍多。而且這款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還有 “缺瓶不灌" 功能,要是某個工位沒瓶子,會自動暫停該灌裝頭,不會浪費物料,湖南那家藥企用了之后,物料損耗率從 3% 降到了 0.5%。
人工檢測漏檢多,抽檢總返工
人工灌裝還有個大問題:檢測靠肉眼。江蘇某疫苗企業的采購張經理說,之前工人灌完藥,要拿著瓶子對著光看有沒有雜質、劑量對不對,眼睛看久了容易疲勞,上個月就因為漏檢,一批有微小雜質的產品流到市場,被監管部門要求召回,損失了 20 多萬。
行業內人工檢測的漏檢率普遍在 5% 左右,而上海圣剛的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,自帶在線檢測系統 —— 灌裝后會自動稱重,劑量不對的瓶子直接剔除;還能通過攝像頭識別瓶內雜質,哪怕是 0.1mm 的小顆粒都能發現,漏檢率降到 0.1% 以下。
浙江某生物制藥廠用這款設備后,連續 5 個月抽檢全合格,再也沒因為檢測問題返工。張經理說:“現在不用天天盯著工人看,設備自己就能把好質量關,省了不少心。"
多品種生產難,換型太耗時
現在藥企都在做 “多品種、小批量",今天灌 10ml 的口服液,明天可能要灌 20ml 的粉劑,人工換型要拆零件、調參數,半天都搞不定。山東某保健品公司的王主任說,之前換瓶型,上午基本沒法生產,要是一天換 2 次,當天產能就廢了一半。
上海圣剛的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,換型特別方便 —— 從 5ml 到 50ml 的瓶型切換,不用拆任何部件,在觸摸屏上調用預設好的參數,3 分鐘就能搞定。河北某藥企有 6 種不同規格的西林瓶,用這款設備后,每天換型 2-3 次,一點不耽誤生產,還能根據訂單需求隨時調整,再也不用因為換型焦慮。
中小藥企也能買,2 款方案可選
很多采購覺得全自動設備貴,其實上海圣剛早就考慮到了不同藥企的預算,推出了基礎款和進階款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。
中小藥企如果產能需求在每小時 8000-1.2 萬瓶,選基礎款(18-35 萬元)就夠了。這款設備能滿足常規液體、粉劑灌裝,操作界面像手機一樣簡單,新人培訓半天就能上手。安徽某初創藥企去年買了基礎款,現在每月能穩定生產 150 萬支產品,設備成本半年就賺回來了。
如果產能需求更高(每小時 1.2 萬 - 2 萬瓶),或者需要跟洗烘、軋蓋設備聯動,就選進階款(35-60 萬元)。進階款能實現全流程無人化,還能加異物檢測、數據追溯功能。上海某大型藥企用進階款后,把洗瓶、烘干、灌裝、軋蓋連起來,原來需要 12 個人的生產線,現在 2 個人就能操作,每年省了 40 萬人工成本。
案例:從產能焦慮到訂單排隊
最后跟大家分享個真實案例:湖北某中藥注射劑藥企,2023 年用半人工設備,每月產能只有 100 萬支,訂單多的時候根本接不了。2024 年初換了上海圣剛的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后,每月產能提到了 220 萬支,不僅能按時完成老訂單,還吸引了 2 個新客戶,現在訂單都排到 3 個月后了。
對藥企采購來說,選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,不是看設備多先進,而是看能不能解決自己的痛點 —— 能不能省人工?能不能提產能?能不能降損耗?上海圣剛的全自動西林瓶灌裝機,服務了 300 + 藥企,不管是小廠還是大廠,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案。
如果你們也在糾結要不要換全自動設備,或者想知道自己的車間該選哪款,歡迎在評論區留言,說說你們的產能和產品類型,我來幫你們算筆 “省錢賬"。
-END-
上海圣剛